第五屆全國稱重技術(shù)研討會論文集 不銹鋼傳感器材料與熱處理探討 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姜來軍 李文剛 [摘要] 沉淀硬化型不銹鋼0Cr17Ni4Cu4Nb,作為不銹鋼傳感器彈性元件的常用材料,其材料成分和含量將影響熱處理后的綜合機械性能?赏ㄟ^調(diào)控其材料成分和含量及嚴格熱處理工藝降低δ-鐵素體的含量,獲得均勻的金相組織,提高材料的機械性能,從而改善傳感器的性能指標。 關(guān)鍵詞:不銹鋼材料 熱處理 固溶 金相組織 δ-鐵素體 一、概述 稱重傳感器性能的優(yōu)劣,決定了衡器的準確度、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。以不銹鋼作為彈性體材料的稱重傳感器, 可以進行金屬膜片焊接密封,具有防腐、防爆、高可靠性、高穩(wěn)定性的特點,在腐蝕性場合、食品、化工等行業(yè),將成為合金鋼傳感器的替代品,市場容量逐漸放大。 目前,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材料主要分為三類:鋁合金(LY12)、合金鋼(40CrNiMoA)、不銹鋼(0Cr17Ni4Cu4Nb),前兩種材料應用最為普遍,加工工藝、熱處理工藝、制作工藝已十分成熟。但目前國內(nèi)不銹鋼傳感器的研究、生產(chǎn)處于初級階段,市場需求不大,還沒有形成大批量生產(chǎn)不銹鋼傳感器的市場規(guī)模,不銹鋼傳感器準確度低,達到GB/T 7551-1997《稱重傳感器》國家標準和JJG 669-2003《稱重傳感器》計量檢定規(guī)程中C3級的比率低,只有部分形式及規(guī)格的不銹鋼傳感器可以做到高準確度等級。其原因是不銹鋼傳感器制造成本高,國內(nèi)廠家對不銹鋼傳感器的制造技術(shù)研究不夠,沒有完全掌握,主要有:1.不銹鋼傳感器彈性體材料相關(guān)基礎性研究不夠,對其成分、冶煉工藝、軋制要求、供貨狀態(tài)并非了如指掌。2.國內(nèi)對不銹鋼材料的熱處理工藝未能完全掌握,熱處理對傳感器性能指標(主要是滯后指標)的影響未能解決。3.應變計與不銹鋼材料的匹配。對于稱重傳感器的彈性體材料而言,材料成分決定其組織,組織決定材料性能,材料性能決定傳感器的性能,因此材料選擇及成分的確定是第一步,其次,熱處理工藝和應變計的匹配成為關(guān)鍵點。 二、不銹鋼傳感器彈性體材料選擇 一般來講,彈性體采用的金屬材料除了對化學成分和冶煉條件嚴格要求外,還要有優(yōu)良的綜合性能,在保證彈性和應力的同時,盡量選用抗微塑變形能力高的材料,且材料的純度要高,成分的均勻性好。選擇彈性材料時,應特別注意材料的彈性模量E,以及材料的彈性后效和熱彈性效應對傳感器性能的影響。材料成分影響材料的綜合機械性能,從而決定傳感器的性能,因此材料選擇及成分的確定是關(guān)鍵。目前國內(nèi)稱重傳感器行業(yè)不銹鋼彈性體材料的選擇有:0Cr17Ni4Cu4Nb,2Cr13等;國外稱重傳感器行業(yè)不銹鋼彈性體材料也主要選擇馬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,例如美國17-4PH,英國630,631,日本SUS630等,以17-4PH為例,其材料成分為:
與17-4PH相近的我國不銹鋼材料牌號為0Cr17Ni4Cu4Nb,該材料是國內(nèi)傳感器生產(chǎn)廠家的首選。
從標準上查得的材料成分,國外的要求與國產(chǎn)材料沒有大的差異,不同之處在于17-4PH要求Nb+Ta:0.15~0.45%,而國產(chǎn)0Cr17Ni4Cu4Nb為Nb:0.15~0.45%,筆者認為Nb和Ta均是在熱處理過程中形成金屬強化項,起強化作用的程度基本相同。以下為17-4PH(美國)與國產(chǎn)某廠0Cr17Ni4Cu4Nb材料成分實測對比:
從國產(chǎn)0Cr17Ni4Cu4Nb和國外17-4PH的實測成分(可檢)上看,國外和國產(chǎn)不銹鋼材料的成分差別在于,國產(chǎn)材料的含C、Cr量均在GB1220-84標準的上限,且均大于國外材料的含量,而Ni含量則稍低于國外材料。0Cr17Ni4Cu4Nb不銹鋼材料熱處理影響機械性能的因素主要有δ-鐵素體,其含量在G8732-88《汽輪機葉片用鋼》中要求平均含量不得超過5%。國產(chǎn)0Cr17Ni4Cu4Nb,若作為彈性體材料使用,應降低Cr含量至標準的下限(15~16%),適當提高Ni含量至4.0~4.5%,達到國外材料的含量,將有助于熱處理后減少δ-鐵素體的形成。該種不銹鋼經(jīng)熱處理后有優(yōu)良的機械性能,硬度可達HRC42~47,強度極限可達135kg/mm2,線膨脹系數(shù) 11.1×10-6/℃,與現(xiàn)在常用的合金鋼40CrNiMoA相當。 必須指出,不銹鋼的化學成分波動對組織和性能有一定的影響,應嚴格控制冶煉工藝。同時,彈性體作為承力構(gòu)件的敏感元件,力學性能要求高,冶煉和鑄造工藝以采用電弧爐+VOD真空精練+電渣冶煉+鍛造開坯+軋制成材工藝為好。采用0Cr17Ni4Cu4Nb沉淀硬化型不銹鋼,根據(jù)傳感器對彈性體的要求,應從技術(shù)角度對彈性體材料的冶煉、軋制工藝、成分及含量、供貨狀態(tài)提出要求,δ- 鐵素體含量最好控制在5%以內(nèi)。 三、不銹鋼彈性體熱處理 沉淀硬化型不銹鋼,屬于馬氏體不銹鋼,從固溶溫度冷卻至室溫時,組織轉(zhuǎn)變?yōu)榈吞捡R氏體,再經(jīng)時效處理,由馬氏體基體沉淀出富銅相,使強度進一步提高。固溶溫度既不能過高,也不能過低,過高則引起δ-
鐵素體增多,MS點將低,使固溶并冷至室溫后殘留奧氏體增多,從而使強度下降;太低則組織難以均化。通常固溶溫度以1020~1060℃為宜,其相變溫度為:Ms=150℃,Mf=30℃,AC1=670℃,Ac3=740℃。先通過固溶處理,使碳化合物、合金元素溶入奧氏體,快冷后得到馬氏體,深冷處理后將殘余奧氏體盡可能的轉(zhuǎn)變?yōu)轳R氏體,再經(jīng)過時效處理析出富銅相等強化相,產(chǎn)生彌散強化,提高了強度及硬度。不銹鋼的熱處理工藝與合金鋼相比,對溫度控制,保溫時間要求較嚴格,同時,不銹鋼材料熱處理過程中的表面清潔十分重要,表面的油污、氮離子、雜質(zhì)等,能導致表面氮化和滲碳,致使表面發(fā)污、生銹、晶界腐蝕等缺陷。不但影響材料的外觀,同時影響到材料的性能,因此不銹鋼彈性體最好采用真空熱處理。
2.2 試驗彈性體材料0Cr17Ni4Cu4Nb,檢測成分見下表:
2.3熱處理制度:用鹽浴爐加熱至1040℃,保溫時間根據(jù)彈性體尺寸的大小而定;用冰水(溫度3.5℃)冷卻;深冷處理(干冰-70℃)8小時;沉淀硬化(電阻爐加熱),480℃保溫4小時,空冷至室溫。
2.5金相組織 合金元素對17-4PH鋼δ- 鐵素體的影響(+增加,-減少),%
0Cr17Ni4Cu4Nb材料固溶處理的冷卻應快冷,冷卻介質(zhì)為水或空氣,冷卻速率應根據(jù)處理的產(chǎn)品的大小而定,目的是要得到均勻一致的馬氏體組織,并通過時效處理析出強化相,提高硬度和機械性能,而對影響機械性能的鐵素體含量則越少越好。以上試驗時,固溶溫度均為1040℃±10℃,因加熱溫度引起的鐵素體的因素較小。因此,驗證了材料成分因素較大。 綜上所述,做為不銹鋼傳感器,彈性體選擇0Cr17Ni4Cu4Nb沉淀硬化型不銹鋼材料,應控制其材料成分和含量,通過嚴格合理的熱處理工藝作保證,盡量降低δ- 鐵素體含量,使綜合機械性能達到彈性元件要求。彈性體材料0Cr17Ni4Cu4Nb的熱處理工藝成為關(guān)鍵點。經(jīng)過大量試驗證明,要獲得合格的均勻的金相組織,達到要求的機械性能,不銹鋼傳感器的彈性體采用真空固溶、深冷、真空時效效果最佳。 參考文獻
<全文完>
|